对于计算期不同的互斥方案进行比选,同样要求方案间具有可比性。满足这一要求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设定一个合理的共同分析期(计算期); 二是给计算期不等于寿命期的方案选择合理的方案接续假定或者残值回收假定。
(一)年值法
年值法是指投资方案在计算期的收入及支出,按一定的折现率换算为等值年值,用以评价或选择方案的一种方法。在对计算期不同的互斥方案进行比选时,特别是参加比选的方案数目较多时,年值法是最为简便的方法。年值法使用的指标有净年值与费用年值。
1 .净年值法
净年值法就是通过计算各比较方案净效益的等额年值(NAV)进行比较,以年值较大的方案为优。
2 .费用年值法
在有些情况下,各互斥方案之间的效益基本相同或有时各方案之间具有相同的效用,但其效益都很难量化,这时可用费用年值法进行方案比选。费用年值法是把不等额年费用折算成等额年费用值进行比较,等额年费用值较低的方案为较优方案。
用年值法进行计算期不同的互斥型方案比选,实际上隐含着这样一种假定:各备选方案在其寿命结束时(计算期末)均可按原方案重复实施或以原方案经济效果水平相同的方案接续。因为一个方案无论重复实施多少次,其年值是不变的,所以年值法实际上假定了各方案可以无限多次重复实施。在这一假定前提下,年值法以“年”为时间单位比较各方案的经济效果,从而使计算期不同的互斥方案间具有可比性。
(二)现值法
当互斥方案的计算期不同时,一般情况下,各方案的现金流量在各自的计算期内的现值不具有可比性。如果要使用现值指标进行方案比选,必须设定一个共同的计算期。共同计算期设定的方法通常有最小公倍数法和年值折现法。
1.最小公倍数法
最小公倍数法也称为方案重复法,是以各备选方案计算期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方案比选的共同计算期,并假设各个方案均在这样一个共同的计算期内重复进行,即各备选方案在其计算期结束后,均按与其原方案计算期内完全相同的现金流量系列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直至共同的计算期。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个方案的净现值,以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2.年值折现法
年值折现法是按某一共同的分析期(计算期)将各备选方案的年值折现得到用于方案比选的现值。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年值法的一种变形,隐含着与年值法相同的接续方案假定。用年值折现法求净现值时,共同分析期N取值的大小不会影响方案比选结果,在实际运用中,N的取值通常不大于最长的方案计算期,不小于最短的方案计算期。用上述方法计算出的净现值用于计算期不同的互斥型方案评价的判别准则是:净现值最大且非负的方案为最优可行方案;对于仅有或仅需计算费用现金流的互斥方案,可比照上述方法计算费用现值进行比选,判别准则是:费用现值最小的方案为最优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