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是将单位发生的经济活动加工成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处理程序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方式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一)会计确认
会计确认是按照规定的标准、方法辨认和确定交易事项是否影响会计要素,是否应进行会计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分为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两个方面。初次确认的目的是排除不属于会计核算范围的经济信息,将属于会计核算标准的信息纳入会计信息处理程序中。再次确认的目的是对已经纳入会计信息处理程序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最终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经过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二)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会计计量的关键是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的选择。会计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有时也会采用实物量和劳动量单位。计量属性是会计要素的数量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
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指为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财务会计中,重置成本主要用于盘盈物资的计量。
3.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资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可变现净值主要用于存货的减值等后续计量。
4.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适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
(三)会计记录
会计记录是指对经过会计确认、会计计量的经济业务,采用一定方法记录下来的过程。在会计记录中,对于经过确认而可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处理的每项数据,要运用预先设计的账户和有关文字及金额,按复式记账规则的要求,在账簿上加以登记。会计记录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会计记录,不仅对资本的运动进行详细与具体地描述与量化,也对数据进行了分类、汇总及加工。只有经过这一程序,会计才能生成有助于经济决策等方面的财务信息。
(四)会计报告
会计报告是指单位会计部门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有关资料,编制对外提供的、反映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所有者权益等会计信息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相关附表。财务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解释,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财务情况说明书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等重要情况作进一步的文字说明,主要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税金缴纳情况、各项财产物资变动情况、对本期或者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至报出财务报告前发生的对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有重大影响的事项等。财务会计报告对投资者、债权人等的经济决策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