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成本总额对产量的依存关系,把投资项目的总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进行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基础。
(1)固定成本
凡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产量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称为固定成本。固定成本的总额不随产量的增减而变化,但就单位产品中的固定成本而言,则与产量的增减成反比例变动。在实践中,固定成本还可以根据其支出数额是否能改变,进一步细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从长期角度看,不存在任何固定成本,固定成本不受产量变动影响是有前提条件的,即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如果产量超过这一范围,固定成本就会发生跳跃性的变动。
(2)变动成本
凡成本总额与生产量总数成正比例增减变动关系的成本,称为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的总额随生产量总数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就单位产品变动成本而言,则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根据成本习性把投资项目的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是控制投资项目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许多成本明细项目同时兼有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种不同性质,它们虽然也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但不成比例,如运输费、加班工人工资、维修费等,对于这些成本不能简单地归入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因而可称为“混合成本”,也有人称之为“半变动成本”。
对于“混合成本”,在进行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时,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中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种因素分解出来,再分别划入两种成本中去。通过这种处理,投资项目的总成本就等于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
2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分解的方法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必须结合具体分析的问题来确定,其确定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费用分解法
费用分解法就是把投资项目的成本构成按科目一一列出,然后对成本进行逐项分析,分别确定哪些成本项目属于固定成本,哪些属于变动成本,再把它们分别汇总后得出总固定成本和总变动成本。如对于以开发量为变量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中,固定资产折旧、土地购置费等属于固定成本;规划设计费、建筑工程费、公共设施配套费等属于变动成本。采用这种方法有时很难把各成本项目严格地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这就需要项目评估者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
把各成本项目准确地划分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2)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是一种经验法,即以一定时期内,同类项目产量最高和最低两个时期的成本数据为样本,通过求出单位变动成本来推算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3)回归分析法
采用一元回归方程: y=a+bx来描述成本和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由于回归分析考虑了各统计期的数据,比只考虑最高、最低点数据的高低点法更合理,更准确些。